所以,結論先說
選電動車的電源系統…嗯…其實不是在選規格。是在選一種生活方式。
續航里程很重要,但不是唯一。電池的化學成分、散熱設計,這兩件事決定了你的車安不安全、耐不耐用,還有每天用車的習慣會不會很「卡」。想通這點,再去看那些數字,才有意義。
看電池,不只看大小
很多人只會比較 kWh,就是電池容量。越大跑越遠,這沒錯。但魔鬼在細節裡。現在主流是兩種鋰電池:磷酸鐵鋰(LFP)和三元鋰(NMC/NCA)。 這兩種東西,個性完全不同。
LFP,磷酸鐵鋰… 聽起來很化學,但你可以想成是「耐用、安心」的代表。它不太怕你每天都把電充滿,循環壽命很長。 缺點就是比較怕冷,還有能量密度比較低,所以同樣大小的電池,跑得沒那麼遠。 很多主打日常通勤、性價比的車款會用它。
NMC/NCA,三元鋰電池,主要是鎳、錳、鈷或鎳、鈷、鋁。 這是「性能」取向。能量密度高,所以續航里程很漂亮,加速也猛。 但…它比較嬌貴。車廠通常會建議你平常充到 80% 或 90% 就好,以維持電池健康。 而且,因為有鈷這個比較貴重的金屬,成本也高一些。
這點在台灣就很有趣。你看美國那邊的評測,很愛講零百加速、長途公路旅行,所以過去很推崇 NMC/NCA 的性能。但在台灣,市區走走停停,每天通勤距離固定,或許 LFP 那種可以天天充滿、不用太費心照顧的安心感,對某些人來說更實際。
為了方便理解,我把它們的差異整理一下:
| 特性 | 磷酸鐵鋰 (LFP) | 三元鋰 (NMC/NCA) |
|---|---|---|
| 能量密度 | 比較低… 所以續航數字沒那麼漂亮。 | 高,很會跑。適合長途需求。 |
| 循環壽命 | 超耐用,充放電循環次數多。可以放心每天充滿。 | 相對較短,最好不要每次都充到 100%。 |
| 安全性 | 熱穩定性好,比較不容易熱失控。算是優等生。 | 能量高,相對活潑… 所以對散熱系統要求更高。 |
| 低溫表現 | 怕冷。冬天續航里程會打折,要有心理準備。 | 抗寒能力比較好。 |
| 成本 | 不含鈷,比較便宜。 | 含有鈷、鎳等貴金屬,成本較高。 |
| 適合誰 | 日常通勤、重視壽命與安全、家裡能充電的人。 | 經常跑長途、追求性能、對續航有焦慮的人。 |
怎麼判斷散熱和安全?
電池充放電會發熱,這是物理定律。 熱如果散不掉,溫度一高,電池壽命就變短,極端情況下… 就是所謂的「熱失控」。所以散熱系統非常、非常重要。
現在的電動車,散熱主要分幾種:氣冷、液冷、直冷。 氣冷就是用風扇吹,結構簡單,成本低,但效率也最低,現在比較少見了。 主流都是液冷,用冷卻液循環來帶走熱量,效果好很多。
看車的時候,雖然看不到裡面的管路,但可以注意幾個地方。例如,車底的電池護板是不是夠堅固?這能避免異物撞擊電池。另外,可以問問業務,這台車的熱管理系統是哪一種,有沒有「熱泵」?有熱泵的車,在冬天能更有效利用能源,對續航會有幫助。
還有,一個好的電池管理系統 (BMS),就像電池的保姆。它會隨時監控每個電芯的溫度和電壓,確保它們都在正常範圍內工作。 這也是安全關鍵的一環。
不同開車習慣,選法也不同
所以,繞了一圈回來,還是要看你怎麼用車。
如果你是每天在市區通勤,來回可能就 50 公里,家裡或公司又有地方可以裝充電樁。那老實說,LFP 電池的車就很夠用了。雖然續航數字可能只有四百多公里,但你每天都能補滿電,根本沒有里程焦慮的問題,電池還更耐用。
但如果你是業務,常常要台北、高雄當天來回,或者你住的地方充電不方便,那續航力就是硬道理。這時候,NMC 電池帶來的高能量密度就很關鍵,能讓你減少中途充電的次數。
住在比較冷的山區也要注意。冬天的低溫對 LFP 電池的影響比較明顯,出發前最好先預熱電池,或者在選擇時就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。
電動車的「但是」...電池的衰退與限制
電池是消耗品,一定會衰退,這點要有正確認知。 不要相信任何「不會衰退」的話術。重點在於衰退的速度,以及原廠的保固政策。
現在各家車廠對電池的保固,大多是 8 年或 16 萬公里,保證電池健康度 (SoH) 在 70% 以上。 這是一個基本保障。但在台灣,有些品牌像 Luxgen 或 Hyundai 都有針對保固內的維修更換,提出更完善的方案,確保更換後的電池保固權益不會縮水,這點在買車前可以多問問。
減少衰退的方法,其實就是養成好習慣。避免一直用到快沒電才充,也避免每次都用快充灌到滿。 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,隨用隨充反而對它比較好。
幾個常見的保養迷思
最後講幾個大家常搞錯的點。
迷思一:一定要用到 20% 以下才能充電?
這是錯的。那是以前鎳鎘電池的記憶,現在的鋰電池剛好相反,它喜歡保持在中間的電量,淺充淺放對壽命最好。
迷思二:快充一定很傷電池?
不完全對。傷電池的主要是「高溫」。 如果車子的液冷系統夠強大,能在快充時有效壓制溫升,那對電池的傷害就小很多。所以,關鍵還是看熱管理系統的設計。
迷思三:電池壞了就要花大錢換整組?
不一定。現在的電池都是模組化設計。如果是某個模組出問題,理論上可以只更換那個模組,費用會比換整組低很多。當然,這也要看原廠的維修政策。還有,廢電池的回收處理,台灣環保署是有相關規範的,這也是車主需要了解的責任。
總之,多做一點功課,理解規格背後的意義,才能真的選到一台適合自己的電動車,而不是只被漂亮的續航數字牽著走。
最後想問問大家,如果讓你選,你會比較在意 LFP 電池每天都能充滿的安心感,還是 NMC 電池一次到位的長途續航力?在下面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