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英石洗手盆挑選建議:2萬元內90cm配置、抗菌低孔隙趨勢與現場9H耐刮驗證

Published on: | Last updated:

先說結論:兩萬內,重點是「樹脂含量」不是「石英比例」

嗯...最近在看石英石洗手盆。預算抓兩萬,寬度希望有 90 公分左右的配置。看了一輪,發現水很深。

大家都說要看石英含量,越高越好,硬度才夠。這話只對一半。在兩萬這個價位帶,大多數品牌的石英含量都在 90% 上下,其實差異不大。 真正決定品質跟壽命的,反而是那佔比不到 10% 的「樹脂」。樹脂的品質,決定了水槽的抗污、抗滲、還有韌性。

便宜的樹脂,用久了容易吃色,特別是醬油、咖啡這種。 好一點的,表面緻密,孔隙率極低,污漬根本滲不進去,擦一下就乾淨。 所以,預算有限的情況下,我會把重點放在確認它的「低孔隙率」跟「抗污能力」。

現場怎麼驗?帶支筆就能測 9H 硬度?

網路上很流行說石英石有 9H 硬度,但這個說法其實有點誤導。這裡的 H,指的是鉛筆硬度,不是礦物的莫氏硬度。石英本身的莫氏硬度有 7,確實很硬,比刀片還硬,所以正常使用下不太會刮傷。

那在店家要怎麼快速判斷呢?不可能真的拿刀去刮。可以問店家有沒有小樣品,用鑰匙或硬幣的邊緣稍微用力劃看看。好的石英石表面只會有金屬屑,擦掉就沒事了;品質差的,可能會留下一道淺淺的白痕。這雖然不科學,但算是一個很基本的判斷。

至於抗菌,很多是來自於它「低孔隙」的物理特性。細菌沒有地方躲藏,自然就不容易滋生。 有些高階品牌會額外添加銀離子之類的抗菌技術,但原理都是建立在表面夠緻密的基礎上。

用硬幣測試石英石樣品表面的耐刮性
用硬幣測試石英石樣品表面的耐刮性

挑選步驟:尺寸、孔隙率、然後才是品牌

我的思考順序是這樣:

  1. 尺寸先決:我的浴室檯面規劃是 90 公分寬,那洗手盆本身不能太大,大概抓 50-60 公分寬就差不多了,兩邊才有足夠的置物空間。如果選了太大的盆,檯面空間會變得很侷促。
  2. 孔隙率與抗污:這點最重要。我會直接問銷售人員「有沒有通過 SGS 抗污測試?」或是有沒有相關的檢驗報告。另外,可以觀察樣品的表面,是不是非常光滑細膩,沒有塑膠感。觸感越像石頭、越冰涼,通常密度越高。
  3. 品牌比較:最後才是看品牌。進口大牌如德國的 Blanco 或 Franke,他們的專利材質(例如 Silgranit PuraDur)在樹脂配方和成型技術上確實有獨到之處,抗污跟耐用性公認很好。 不過價格通常會超出預算。兩萬內比較多是台廠或東南亞、中國代工的品牌,這時候前面說的「現場驗證」就很重要。

說到品牌,有個有趣的點。國外像澳洲,對於水槽材質有嚴格的 WaterMark 認證,會規範到不鏽鋼厚度、甚至石英石的樹脂含量跟重金屬溶出量。 但在台灣,這塊似乎比較沒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,大多是廠商自己送 SGS 驗證,所以購買時,主動要求看報告是個好習慣。

一個90公分寬的浴室檯面搭配適中尺寸的石英石下嵌盆
一個90公分寬的浴室檯面搭配適中尺寸的石英石下嵌盆

一些品牌與價格的筆記

稍微整理一下腦中的資訊,做個簡單比較。這不是絕對,只是個大概印象。

石英石水槽品牌印象比較
比較項目 高階進口品牌 (如 Blanco/Franke) 台廠/代工白牌 (預算兩萬內)
核心技術 都有獨家專利配方,像是 Blanco 的 Silgranit,樹脂配方是秘密。 比較多是公版技術,品質好壞就看工廠的良率跟用料。
抗污能力 非常強。咖啡、茶漬放久了也很好清。 這就是價差所在。一定要現場確認,或看SGS報告,不然很容易踩雷。
顏色與質感 顏色很均勻,顆粒感細緻,摸起來是溫潤的石頭感。 有些會有輕微的塑膠感,顏色選擇可能比較少,或是不夠飽和。
價格區間 (90cm左右配置) 水槽本體可能就要兩萬以上,甚至更高。 有機會在兩萬內搞定,但要花時間挑。

檯面跟水槽,一體還是分開?

這也是一個要決定的點。90 公分的檯面,可以選擇「下嵌式」水槽,也就是檯面跟水槽是分開的,水槽從下方黏合。好處是未來如果水槽壞了可以單獨更換,檯面不用動。

另一種是「一體成型」,整個檯面連同水槽是一個完整的石英石產品。優點是完全沒有接縫,清潔零死角,視覺上也最美觀。 缺點就是...貴,而且萬一水槽區域有損傷,可能得整個檯面一起處理,成本很高。 在兩萬預算下,要做 90 公分的一體成型檯面連水槽,可能性比較低。

紅酒在不同孔隙率表面的滲透對比
紅酒在不同孔隙率表面的滲透對比

石英石的罩門:高溫和重擊

最後,還是要提一下它的缺點。雖然石英石很硬,但它怕的是「溫度的劇烈變化」和「重物衝擊」。

因為裡面的樹脂成分,如果瞬間接觸到超過攝氏三百度的高溫(例如剛關火的熱鍋直接放上去),可能會損害表面。 雖然洗手盆比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,但還是要注意。另外,雖然耐刮,但不代表耐重擊。如果很重的東西從高處掉落,撞擊點還是有可能會產生裂痕或缺角。 不過,正常使用下,這些情況都不太會發生。

總結來說,挑選石英石洗手盆,預算兩萬內,我會把最多的心力放在親手觸摸、確認抗污性和檢驗報告上,而不是執著於品牌光環。尺寸抓好,找到一個表面緻密、不容易吃色的產品,比什麼都重要。


你家裡也正在考慮石英石水槽嗎?還是已經在用了?你最在意的是外觀、耐用度還是清潔方便性呢?留言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。

Related to this topic: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