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失眠中醫觀點:常見體質分類與調理方向整理

Published on: | Last updated:

最近...身邊不少朋友又在唉睡不好。嗯...好像每隔一陣子,群組裡就會出現這個話題。聊到這個,就想說來整理一下之前看中醫時,醫師跟我聊的一些東西,或許對某些人有點幫助吧。😅

這不是什麼專業醫學建議啦,比較像是我自己消化過後的心得筆記。畢竟失眠真的很磨人,如果能多一個角度來理解自己的身體,或許也是一件好事。

先說結論

簡單講,我自己理解中醫看失眠,跟西醫很不一樣。他們不是只給你一顆藥讓你「斷電關機」。 中醫更關心的是,你整個身體的「系統」哪裡不平衡了,導致你晚上該休息的時候,還靜不下來。 可能是某個零件過熱(像肝火旺),也可能是電池沒電了(像心脾兩虛),所以才睡不好。找到那個源頭去調整,才是重點。

常見的幾種睡不著體質

我聽醫師講,加上自己查資料,大概歸納出幾種常見的「失眠體質」。當然實際情況複雜很多,但可以當個參考方向。看看你覺得自己...比較像哪一種?

1. 肝火太旺型 🔥

這種人喔,我自己是覺得最典型的就是「腦子停不下來」。 人明明躺在床上了,腦袋還在開會、還在跟人吵架、還在想明天的工作... 就是一整個煩躁。常常會覺得口乾口苦,脾氣也比較衝。 有時候還會多夢,睡了跟沒睡一樣累。這類人通常跟壓力大、情緒比較鬱悶有關係。

2. 心脾兩虛型 😥

這種就跟上面完全相反,不是亢奮,是「虛」。 明明超級累,但就是睡不沉,一點點聲音就醒過來,然後就再也睡不著了。 這種類型的人常常會伴隨一些...嗯...像是忘東忘西、容易心悸、臉色看不太好、沒什麼胃口之類的症狀。 醫師說這很常見在用腦過度的上班族或考生身上。

3. 陰虛火旺型 🥵

你有過那種...手腳心發熱,覺得身體裡有一股莫名的燥熱感,但又不是真的發燒的感覺嗎? 這就是陰虛火旺的可能表現。睡覺的時候可能會一直流汗(盜汗),覺得心煩意亂,喉嚨也乾乾的。這種體質,嗯,常常跟長期熬夜把身體的「冷卻液」用光了有關係。

中醫觀點下的身體失衡示意
中醫觀點下的身體失衡示意

那...可以怎麼調理?

知道自己大概是哪個方向後,調理起來就比較有譜。不過老實說,中醫調理是個慢功夫,千萬別想著一步登天。我自己是覺得,可以從最沒負擔的生活習慣和食療開始。

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一個簡單比較表,給大家參考一下,但實際怎麼做,還是要去問專業的醫師喔!

不同調理方式的隨性比較

調理方式 適合誰 我的碎碎念
花草茶/食療 所有人,特別是想從日常保養開始的。 這個最簡單啦。像肝火旺的人,醫師可能會建議喝點菊花茶、薄荷茶降降火。 心脾兩虛的,可以試試看桂圓紅棗茶。 不過這就是保養,效果比較慢,但至少沒什麼壓力。
穴位按摩 覺得身體很緊繃、壓力大的人。 睡前按一下真的蠻舒服的。我自己會按手腕上的「神門穴」,聽說可以安神。 還有腳踝內側的「三陰交」。不用太用力,就是輕輕揉一揉,讓自己放鬆下來。算是...不用花錢的自我療癒吧。🙏
科學中藥/水藥 失眠情況比較明顯,想積極處理的人。 這個就一定要找醫師了! 醫師會根據你的體質開藥,可能是歸脾湯、酸棗仁湯之類的。 效果會比食療明顯很多,但就是要耐心吃一陣子。我聽過朋友調理一兩個月,睡眠狀況就好很多。
針灸 除了失眠,還有肩頸僵硬、頭痛等身體痠痛的人。 我自己沒試過用針灸治失眠,但聽說蠻有效的。 特別是那種壓力大到全身肌肉都硬邦邦的,針灸下去可以讓整個氣血循環變好,人放鬆了自然就好睡了。
睡前可以嘗試的自我放鬆:按摩手部穴位
睡前可以嘗試的自我放鬆:按摩手部穴位

對了,說到調理,我發現台灣跟國外的觀點有點不同。像我之前看一些美國的TCM(傳統中醫)網站,他們很強調冥想、瑜珈這種放鬆練習。 這當然很好,但在台灣,我覺得我們有更多元的選擇。像是我們去看中醫很方便,有健保,能拿到科學中藥,這在國外是很難得的。而且,台灣的衛福部中醫藥司對於藥材的來源和品質也有在把關,這點讓人安心不少。

給還在猶豫的人一些真心話

嗯...我知道長期睡不好,真的會讓人很絕望,會想找最快的方法解決。看中醫調理,老實說,它不是特效藥。它更像是在幫你的身體「打底子」、「抓漏」。

它需要時間,需要你的耐心,也需要你配合調整生活作息。可能醫師會叮嚀你11點前要躺平、睡前不要滑手機、晚餐不要吃太飽...等等。 這些聽起來很老生常談,但真的超級重要。

如果你已經試過很多方法都沒用,或是你不想一直依賴藥物,那我覺得給中醫一個機會,也等於是給自己身體一個重新開機的機會。找一個你信得過的醫師,好好聊一聊你的狀況,然後...就相信專業,也相信自己的身體吧。

一杯溫熱的安神茶,作為夜晚的收尾儀式
一杯溫熱的安神茶,作為夜晚的收尾儀式

一個小互動

看完上面這些...嗯...有點雜的分享,你覺得自己比較偏向哪一種「睡不著體質」呢?🤔

A) 🔥 腦子轉不停的「肝火太旺」型

B) 😥 明明很累卻睡不沉的「心脾兩虛」型

C) 🥵 身體莫名燥熱的「陰虛火旺」型

D) 😵‍💫 好像都有點...搞不清楚

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選擇,或是有什麼對抗失眠的心得,也很歡迎一起聊聊喔!

Related to this topic:

Comments

  1. profile
    Guest 2025-10-06 Reply
    嗯,最近我小孩晚上睡覺狀況就…還蠻差的,其實有點煩。之前有跟中醫問過啦,不過想到藥好像會有副作用就有點猶豫。然後,呃,也想找看看有沒有那種比較溫和的方法可以用,反正能多認識一些就好了。如果有什麼比較可靠、真的有人試過有效的案例或經驗,不然舉幾個讓我們參考,好像也不錯。算了,大概這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