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面小工具推薦,打造高效率筆電日常新體驗

你可以這樣做 - 立即優化桌面工具選擇,讓筆電工作與生活效率大升級

  1. 列出現有桌面小工具,每週至少淘汰一項用不到的功能。

    避免資源佔用和介面雜亂,讓真正常用的高效工具更顯眼。

  2. 鎖定三款能自訂快捷鍵或自動化流程的小工具,七天內實測取代手動操作。

    明顯減少重複步驟,提高日常處理速度與流暢感。

  3. 設定30分鐘無干擾時段,搭配番茄鐘等時間管理插件連續執行三次以上。

    *專注力*提升、切換干擾變少,有助加快任務完成率。

  4. *每月*檢查一次所有付費型桌面應用是否仍符合需求,用數據紀錄實際啟用頻率。

    省下不必要支出,把預算投資在最合適的效率方案上。

音樂控最愛,桌面小工具竟能這樣玩

# 10 款我在 2025 年無法離開的 Mac App
**Mac 應用程式,有時候真的會讓人重新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工作方式,雖然講得好像很誇張。**
_嗯,就算不是會員,在這裡也能把全文讀完喔。_

有些時刻,其實只差那麼一點點——一個輕便的小程式、某種快捷鍵或者一支聰明到有點莫名其妙的小工具,就足以大幅度地改變你工作的狀態。有些軟體看起來不怎麼起眼,也沒什麼浮誇外表,結果卻意外地精準貼合所需。其實去年我試過不少應用程式,然後才發現有些東西就這樣悄悄融入了每天的例行公事,不知不覺間流程被簡化,干擾也變少,而且,好像連枯燥任務都開始多了一絲趣味。話說回來,我並不是隨便亂列出清單騙點閱,而是真的每一天都會打開、離不開的那些東西。唉,不管你是什麼身分啦——創作者、工程師、學生或只是想省時間的人——接下來十款 App,大概都有可能給你的 Mac 帶來一點怪異的新啟發。

## 1. Sleeve - 更貼近需求的音樂體驗

先從最常用但又容易被忽略的一款講起:**Sleeve**。如果你跟我類似,總愛邊工作邊放音樂(有人能完全靜下來嗎?),macOS 的預設播放控制…唉,就是那樣吧,很基礎。但 Sleeve 完全是另一回事,它專注得讓人佩服,是個極簡但精緻的小 widget,可以長駐桌面,看著 Spotify 或 Apple Music 正在播哪首歌、演出者和專輯封面通通顯示出來。有次我明明想關閉,但最後還是捨不得移除——因為它最大的強項就是「自訂」這兩字啊,你可以隨便調整大小、換字型、調圓角幅度,把它丟到螢幕任何順眼的位置去。不曉得是不是只有我覺得,把介面弄成剛好適合自己的模樣超療癒,總之這個小元件能渾然天成地混進桌面又完全不打擾視野,好神奇。有時候打字打到一半還會突然盯著那張專輯封面發呆……咳,扯遠了。

嗯,所以 Sleeve 大致上的亮點有幾個重點吧:
- _再也不用煩惱切換 App 才能跳下一首歌_
- _外觀真的很好玩,自由縮放移動、透明度想怎麼改就怎麼改_
- _耗資源低,不太會拖慢系統效能,就算背景放著也沒啥負擔_


欸對,其實功能說穿了就是這樣,但如果你本身就常聽音樂,一用真的很難回頭。所以說,小細節真的是魔鬼啊。

筆電瀏海區變神器?NotchNook 小發現

我以前真的覺得這東西可有可無,沒什麼必要……不過講真,用過之後,唉,我竟然很快習慣了,有點離不開。怎麼會變成這樣?有時候想想也有點好笑,但大概就是人腦的惰性吧。

## 2. NotchNook - Notch 的新用途

那個 MacBook 螢幕瀏海剛出來不是引發大家一陣疑惑嗎?其實當時我自己也是一臉狐疑——欸,為什麼要做個凸起在螢幕中央?結果有人居然把這玩意兒搞成了生產力工具……嗯,也算是另闢蹊徑。NotchNook 就這樣誕生了。總之,它就是把平常都被閒置的 notch 附近那條空間活用起來,讓你可以釘選各種小工具或捷徑。說到拖檔案直接丟上去,也挺爽快。有點像是你自己的客製化功能帶,還比原本那排菜單列多了一點彈性。

岔題一下,我發現如果桌面太亂我反而焦慮……拉回主題,就是 NotchNook 給你的那個區域,可以按自己心情佈置啦。

**其設計上的亮點包括:**
- _**可將檔案拖放到 notch 托盤中。**_
- _**在開會前檢查攝影機畫面。**_
- _**調整透明度與小工具間距。**_


我自己最愛用的一直是網路攝影機鏡像。有些天精神狀態超差,不想打開 Zoom 被嚇到(嗚),就先偷偷確認一下髮型跟背景燈光是不是太糟糕。嗯,其實偶爾也只是看看臉色正常沒發青,再決定要不要進入會議室。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到了才開始在意這些細節,唉,不重要啦——總之,有它方便不少是真的。

筆電瀏海區變神器?NotchNook 小發現

剪輯人夢想:Recut 一鍵靜音空檔全消失

頭髮沒有奇怪?嗯,好像沒事吧。這樣就很理想了。NotchNook 的彈性真的比較高啦,我是說,比起有些死板的東西,還是多一點調整空間比較舒服。你可以自己去弄透明度、甚至把小工具的大小縮放一下,要不然那個內距也能微微改動——反正就是想怎麼擺就怎麼擺。但講真的,唉,有時候多工處理一旦太忙,也未必會頻繁用到全部功能,大概只是偶爾覺得「啊,終於不用卡住畫面」會感恩一下。另外,對那種有劉海設計的 MacBook 用戶來說嘛,這套東西算是帶來一點細微卻算實用的小變化,也許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會被注意到——欸,我是不是又講太細?好吧,回到正題。

## 3. Recut - 為創作者提供即時靜音片段移除

如果你剪過影片或者播客,大致會懂吧,那種手動刪掉尷尬停頓的流程超級冗長、光想到就覺得腦袋發麻,人也容易悶悶的。Recut 基本上就是盯著這件事情來拯救大家。

> 它會自動掃描你的影片或音訊檔案,自行標記出裡頭那些靜音部分。

有時候我操作到一半其實會懷疑:「真的那麼準嗎?」結果點下去後發現,只要按一次,就能把這些片段通通剪掉。蠻方便的。不過,有時候節奏緊湊起來反而少了喘息——這到底好還是壞呢?無論如何啦,它確實讓流程簡單很多。另外,Recut 還能跟 Final Cut Pro、Premiere Pro 跟 DaVinci Resolve 等主流編輯軟體搭配著使用,不會被某一家綁死。所以說嘛,有選擇權總歸比較好……呃,扯遠了。

<pre><code class="language-yaml">**編輯者可能會關注的重點:**
- _**支援 Final Cut、Premiere、DaVinci Resolve 等主流平台。**_
- _**可一鍵匯出已優化音訊/影像內容。**_

腦內風暴視覺化,Milanote 亂貼也不怕

【_ - _】大概能省下幾個小時的剪輯雜事吧。以前只要一想到剪片初步整理,心裡頭就煩得不想動手——老實說有時候會拖延到最後一刻。現在?啊,意外地開始期待那個流程了。Recut 這東西其實不是免費的(雖然有完整功能的免費試用啦),但嗯,你做完幾個專案之後,那些節省下來的時間差不多就回本了。我偶爾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依賴工具,可每次快速搞定,又覺得也無所謂。像這種應用程式,只要一上手,大部分人都能馬上體會它便利在哪。如果你常錄 Podcast 或影片,其實在「節省時間」這塊,它是有機會帶給你真正好處的——至少我是這樣。

## 4. Milanote - 為創作腦袋量身打造的視覺化規劃

把腦海裡那些胡思亂想攤開、以圖像方式組織起來,有點像在數位世界畫出靈感地圖,Milanote 正好讓我做到這件事。

> 有人講 Milanote 是數位白板,也有人說它是協作筆記,我覺得都行吧——反正可以隨便丟進去各種筆記、圖片、超連結什麼的,不拘形式。有時候我還突然卡住,只好先放著,過陣子再看又有新想法。

身為 YouTube 創作者,我經常拿來規劃內容:從腳本發想,到縮圖靈感搜集,再到分鏡安排通通包辦進去。有時工作太雜亂,就直接拉開一塊大白板,把筆記、任務清單、圖片全塞進去,不小心還越疊越高,很容易迷路……嗯,好像又岔開話題了。不過真的蠻自由,你甚至可以設計自己的範本,比如短影音模版、有長影片的大型企劃,也能留一些備忘草稿專區給未來某天突然冒出的主意。

吸引我的最大重點,就是它根本不用綁死在什麼任務列表或嚴格時間線上;反而比較像空間分布那樣,把東西慢慢排列出脈絡。我自己很討厭被排程困住,所以才特別愛 Milanote 這點。另外對於蘋果生態圈的人來說,Mac、iPhone 跟 iPad 間同步也很順暢(沒錯,就是習慣三台輪流換)。

腦內風暴視覺化,Milanote 亂貼也不怕

Setapp 月費包山包海,偷懶人的天堂吧

嗯,最近我弄我的內容規劃變得……算是更順眼、更容易理解?雖然有時候規劃東西真的很煩,但總不能不做啊。  
**我現在主要這樣用啦:**
- 比方說,YouTube 劇本要先想好,然後拍攝清單、縮圖什麼的也都要一併處理,不然每次臨時亂搞超混亂。
- 另外還會幫不同的專案建個範本,這樣重複性高的東西就不用每次都從頭來一次。
- 資料嘛,我會在 **Mac、iPad 跟 iPhone** 之間同步著跑。不過每次同步又怕出事,有點焦慮但目前還行。</code></pre>


唉,其實提醒一下(我老是忘記),這玩意兒是訂閱制。根據 Milanote 的官網講法——對,那邊寫得挺清楚的——_免費方案可以新增總共 100 張卡片(像備註、圖片、連結啥都算)。邀請朋友還能再多拿 100 張卡片_,感覺有點像遊戲裡集點數換禮物那種心情吧。有時候覺得卡片數目不夠用,可又懶得一直邀人,好啦扯遠了。

---

## 5. Setapp - Mac App 的串流服務平台

欸,我直接把它當作是**進階用戶專屬的應用程式商店**在用了。有個叫 **Setapp** 的,每月 $9.99,就能一次搞到超過 240 款 Mac 應用程式。種類五花八門——生產力工具、寫作輔助、開發軟體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小東西都有,而且這些軟體都是經過篩選進來的(應該吧,我其實沒特別查過…)。


跟自己一個一個買軟體比起來,在 Setapp 裡你可以直接全包,多試幾套也不痛不癢,就是這種便利但又讓人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浪費錢,不過先別管這種內耗。

---

嗯,那下面大概列一下我常透過 Setapp 用到的一些愛用品(欸其實偶爾還會手滑裝一些沒聽過的):  
- **CleanMyMac X**:協助整理系統,一鍵掃乾淨垃圾檔案那種,雖然它偶爾會跳通知嚇到我。
- **CleanShot X**(等等底下還會詳細講)
- **NotchNook**(對!就是之前提到那套,也算在內。)
- **Craft**:設計漂亮的筆記 app,每次打開看畫面都舒服很多,雖然偶爾寫著寫著就開始胡思亂想。


唉話題跑掉了,不小心就扯遠,其實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小偏好而已啦。如果哪天 Setapp 又多加什麼新奇 app,大概我又忍不住會去玩一輪吧。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是這樣?

截圖工具再進化,CleanShot X 多到數不清的功能

PixelSnap,這個名字講起來就有點微妙,其實它主要是給那些設計師或者螢幕上要量東西的人用的。嗯,這類工具大致上都差不多啦,但PixelSnap在Setapp裡還算是比較「乾淨」的一款。所有應用程式都先經過審核,唉,有時候下載軟體最怕碰到莫名其妙的惡意程式或根本半吊子的工具,不過這邊基本上沒那種事啦。我剛剛突然想到前幾天還有人問我Setapp有沒有針對家庭或團隊的方案,欸,有,而且他們說如果你家裡或小型團隊手上有一堆 Mac,會覺得方便很多。好像講著講著扯遠了,反正就是——有家庭與團隊方案。

推薦的原因嘛,大概可以歸納幾句吧:首先,不需要一次就砸下去買什麼昂貴授權費。再來,他們那個應用程式庫一直在更新,每次打開都會冒出新玩意兒。還有啊,自由工作者、團隊一起用也蠻適合的。嗯,我自己倒是偶爾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訂閱,但如果你也想試試新工具又不想被長期合約綁死,也許Setapp可以考慮看看?唉,我總是猶豫太久,可能只是我問題啦。

CleanShot X——其實macOS內建截圖工具早已經夠應付大部分需求了,但有時候…就是覺得還差那麼一點點意思。我記得第一次用CleanShot X是在處理某個超長Slack對話,要截全頁,好累人,然後它居然只按一下就好了。有點誇張但是真的省力啊。

主要特色就那些吧,可捲動畫面截取(終於不用自己慢慢拼接一堆碎圖),再加註解、加箭頭、畫重點什麼的都可以,有時候還能遮住敏感資訊,一鍵搞定。不過我突然想問,誰會每天拿來錄影啊?結果發現不少人喜歡錄教學影片,加上簡單編輯功能就很夠用了。對了,它還支援音訊錄製和做GIF。如果哪天你要把整個網頁抓下來或者臨時要留存討論紀錄,你懂,就是很方便。我常常截完忘記存檔…唉,下次一定記得。

截圖工具再進化,CleanShot X 多到數不清的功能

JustTimer 菜單列拉一下,提醒超隨手設

想錄教學影片嗎?這事說簡單也簡單啦。你需要標註截圖,然後把意見貼上去給別人看?欸,不用特地再裝什麼外掛,裡頭都內建好了。其實像設計師、創作者,還是倒霉的客服(有時候就是很煩啊),CleanShot X 端出一大堆工具組,照理講應該會亂七八糟,可……部分使用者就覺得好像一口氣多了 7 款 App 在手裡轉來轉去。我自己嘛,差不多天天都會用欸。

## 7. JustTimer - 設完真的可以忘記?

唔,如果你和我一樣懶到極致,只想簡單點,那大概會注意到 **JustTimer**。這玩意兒風格乾淨俐落,也沒啥廢話功能,就是個短期提醒器而已。它靜悄悄在選單列等著你,仿佛怕打擾人似的。有趣的是,只要抓住它那個小圖示往下拖,一個計時器就冒出來——越拉越久,就代表延後的提醒時間也跟著加長(邊拉邊懷疑自己的行程…嗯)。放手後鍵入備忘內容,好了,一切都設定完畢。

這東西最適合對付一些瑣碎又容易被遺漏的小事,比如:

- 「30 分鐘後回覆那封郵件。」
- 「1 小時後記得伸展。」
- 「不要忘記 3 點的 Zoom 通話。」


坦白講,它並不是那種複雜嚴謹的任務管理怪獸,但操作起來真是省心省力。有些人會拿它和那些搞得太複雜的流程做比較,就覺得這傢伙新鮮、清爽又不會讓人壓力山大。嗯……其實我有時候也會突然分神去查別的東西,不過,用起來舒心是真的。

Portal 不只是桌布,那些聲光氛圍搞得很妙

## 8. Portal - 為你的桌面帶來自然療癒氛圍

說到氛圍,老實講,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把整個房間變成森林。**Portal** 這個應用就...怎麼說呢,就是那種會讓你一瞬間忘記辦公室天花板有多醜的東西。它在 Mac 上提供了高解析度的視覺環境和空間音效,感覺像是有人直接把海岸線、森林甚至雨聲塞進你螢幕裡面。嗯,可惜真的摸不到樹葉。雖然本質上只是一張超美的動態桌布,不過部分人還聲稱用了之後心情居然真的被安撫下來,是心理作用?大概也不是那麼簡單吧。

而且有些人啊,在熬夜寫稿或焦躁不安時,就是得靠這玩意兒才能繼續呼吸……說岔題了,我剛才想起昨天明明沒下雨,為什麼我一直聽到水聲(結果是開著 Portal)。回正題,它其實還能和 Philips Hue 跟 Nanoleaf 那些智能燈連動,所以當畫面切換到黃昏,你房間也跟著染橘紅光,好像自己住在電影場景裡。

**其特色包括:**
- 可以同步 **Philips Hue/Nanoleaf 燈光**,沉浸感莫名加倍。
- 支援動態桌布以及獨立視窗兩種模式,看心情切換。
- 很適合拿來冥想、或者需要深度專注工作的時刻。


所以即使只是放空、打混或發呆,有人會形容 Portal 帶給他們「自然療癒」感受——好啦,療癒這詞怪肉麻,但真要坐在辦公桌前假裝去旅行,也只能靠這種方法了吧。

## 9. Raycast - 升級版 Spotlight

如果你用過 macOS 的 Spotlight,那 Raycast大概就是按下空白鍵卻忽然飛出一百招技能表的版本。有點誇張但是真的神快又方便!Raycast 是一款全鍵盤操作啟動器,可以:
- _**開應用程式或檔案,一秒搞定**_
- _**直接加入行事曆上的會議(再也不用翻找鏈結)**_
- _**音樂播放暫停任你控(欸,如果突然耳機壞掉就沒轍)**_
- _**Google 搜尋不用開瀏覽器——懶人救星!**_
- _**執行自訂腳本指令碼,各路工程師超愛寫那套命令語法,就交給它跑完吧。**_
- _**連智慧家庭設備都能管理,例如關燈、調亮Elgato Key Light,都很滑順。**_


除了上述功能外,它還設有 **Extension Store(擴充商店)*** ,只要想到什麼冷僻需求幾乎都有現成插件可以裝。不信?比如 GitHub 問題清單通知,也能直接彈跳顯示。我剛才差點忘記提,一邊敲文件、一邊又分心瞄日曆提醒,其實都是靠 Raycast 才活得下去。所以…雖然看起來只是取代 Spotlight的小工具,但對於每天習慣以鍵盤流工作的人來說,Raycast 幾乎算是升級大腦運轉速度的方法之一啦。

Portal 不只是桌布,那些聲光氛圍搞得很妙

Raycast 鍵盤黨的新歡?Spotlight 已經退位了嗎

開發者甚至還能靠著它那個開放 API 去搞些自己的擴充功能。這點說來也沒什麼好遮掩的,畢竟有時候東西就是得自己改嘛。嗯,重點是,它居然是**免費**的耶。講真的,這種完全不用掏錢、又給你玩到飽的工具,在現在這個時代哪裡找?進階用戶還有那些每天敲鍵盤的人——我本來覺得他們標準太高啦——結果也滿多人認可它,很輕易就納入日常配備了。不過等一下,我剛剛說到 API 好像扯遠了喔,總之大家都愛免費啊。

## 10. One Switch——將所有切換集中於一處

最後輪到介紹一個,其實一直被拿出來談便利性但偏偏很少人特別討論的小工具:**One Switch**。這小傢伙會安靜地待在你的選單列上,看起來不起眼,但其實把 Mac 上那些零散又常用的切換功能都整合到了一處。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突然忘記桌面上堆成山的檔案該怎麼辦……欸,好像離題了,拉回來,只要動動手指下拉選單,就能馬上藏掉桌面圖示、打開「請勿打擾」、讓 Mac 不會亂睡覺,或是在深色和淺色模式中直接切換。有些人說,每次錄影或做簡報時都會靠它幫忙收拾一下螢幕,不然真的很狼狽。

如果你臨時想清乾淨桌面,只要點一下;Mac 在匯出檔案而怕中途睡死,也可以立刻搞定設定。我老實講,它價格不貴(算親民吧),容量也小、不吵鬧,一些人覺得——唉,我大概也是其中之一——這就是軟體該有的樣子,有效率又不顯眼。

**日常使用原因包括:**
- _**錄影時可一鍵清理桌面。**_
- _**可立即切換「請勿打擾」模式。**_
- _**無需深入系統設定即可操作相關功能。**_


說到底,它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存在感,但是真的挺好用。而且我又想到一件事……嗯,好吧,不多廢話,就是偶爾需要快速整理一下生活,那種感覺你懂嗎?

One Switch 藏在角落的點擊小開關

說真的,這十款應用程式啊,對我在 Mac 上的使用方式還真的是有點革命性改變。嗯,我一開始也沒想太多,只是單純想找點小工具,結果現在反倒像是每天都得靠它們過活一樣。你要說它們只是便利軟體,好像又不太夠貼切;感覺上更像默默陪著我的工作夥伴,有些日子甚至能幫我在枯燥時抓回一絲靈感。唉,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全能玩家啦,每個 Mac 應用都摸遍那種人,畢竟時間就那麼多,有些試過發現不合胃口就直接丟掉了。

欸,不知道為什麼想到這裡突然很餓……咦?好吧,拉回來繼續講。總之目前手邊這幾款是真的讓我日常流程順了不少,不然以前卡住的時候真的會想摔滑鼠。有興趣的話,下方連結都有整理,你可以先挑一兩個玩玩看,也許意外找到適合自己的新寵兒;當然,如果你比較有衝勁,也可以全部裝來試試——搞不好從此效率暴增(雖然也可能變成拖延大師啦)。對了,如果你自己有什麼藏私推薦、長年愛用的神祕應用,我超級歡迎交流,我一直都在等下一個能拯救我的選項出現。謝謝看到最後,嗯,大概就是這樣吧!

Related to this topic: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