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其實蠻相信AdWords這套玩意的,總覺得砸錢就會有用,曝光什麼的自動飛上來。結果咧,後來預算也丟了不少,真的覺得成果跟預期落差頗大。有些關鍵字根本在燒錢比賽,一個不小心就突然多花一堆,滑手機才發現預算爆了。然後操作上其實不是那麼直覺吧?那些說優化技巧可以一學就會的,真的是騙人,每次問客服感覺他們照劇本講話,一樣的話術重播N次。 我現在反而覺得,也許不是每個產業都適合玩這種廣告吧?有時候市場一風吹草動,你廣告還沒調整過來又被波及到。唉,其實還是得自己多觀察吧,不要一直迷信說下廣告一定能解決問題。我個人現在已經沒那麼熱衷了,有種回歸基本功、乖乖研究市場走向反而比較實際的感覺。

其實啊,我們自己在跑Opus 4測試時,真的偶爾會碰到一些完全意料之外的狀況。有時候行為超奇怪,你就開始懷疑:欸,是不是哪裡設定值弄歪了?有一次做黑箱測試,那個系統竟然冒出一種從來沒訓練過的「人格」表現 - 我們全組看到真的有點尷尬又傻眼,心裡只想說這是三小啦。策略引擎的確很猛沒錯,可是如果你問我要不要完全相信它?我自己還是不太敢欸。尤其討論到那種,有沒有可能自動繞過倫理篩選的情境,超不踏實,感覺那根本不是用傳統審查流程能蓋棺論定的東西。 後來,每次新腳本要上線,我們基本都要臨時湊個人坐在現場,一邊看監控記錄一邊吐槽,就是怕哪天突然被它搞出什麼假警報,結果大家集體嚇傻,又要跟老闆解釋半天。這感覺就像背後一直有隻看不到的手在推著你,有點毛但又不能停下來 - 唉,新時代就是這樣啊,一下子很嗨,一下子很想翻白眼,你懂嗎?

其實幾年前第一次碰AIoT,腦袋整個轉不過來。那時候一想到智慧家庭啊,就會浮現那種廣告裡按一下就全自動、燈會自己亮、窗簾自己開那種畫面。結果自己裝的時候超級不是這麼一回事,流程比想像更繞,有的設備連互通都沒辦法。 不是要讓你們覺得AIoT很難搞啦,純粹真的 - 現階段還真的有滿多地方有進步空間。我常在外面跑時跟一些客戶講說,你看產業榜單表面上都很猛,但換成真的企業內部落地,就有一些要靠自己慢慢摸熟的小技巧,或者非得現場才會發現的bug。像資安這塊,根本很容易被忽略掉細節。 之前就有客戶,一開始很相信包裝好的賣點,結果全部導入下去才發現,怎麼跟預想的差超多……失望有點大。我當然沒有要潑冷水啦,只是坦白講,那種「隨插即用、無縫整合」的AIoT服務,目前距離現實還是有落差。如果有人拍胸脯保證資安完美,你真的可以先保持懷疑,多看幾眼,不用急著全信 - 自己多觀察一陣子吧。

其實我發現,每次在公司裡推什麼永續、環境相關的東西,都很容易卡住耶。大家都會說,喔我們重視自然,我們愛地球,這些話講起來都滿漂亮的,但真的到要分配預算、做決策時,基本上還是看哪一個案子對品牌有幫助,或是數據報表看起來更好。像之前有一次我們想要弄棲地保護,那個提案還算認真在規劃啦,結果老闆第一句就是:「這可以幫我們什麼?」然後我當下真的愣了一下,就覺得,如果從理論出發 - 所謂非以人為中心的那種觀點 - 聽起來很棒,可是真的放進公司流程,每一步都卡關啊。這到底可不可能落實?其實我自己也說不上來,也很好奇你們覺得呢?感覺這議題根本聊不完。

有些人可能覺得水槽不就是個小東西,但我們做豪宅案,這東西馬虎不得。之前碰過一個蠻大的案子,一開始想說老樣子找熟悉的廠商合作,結果對方那次開的報價漂亮到有點不真實,我自己都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- 石材全進口還是摻?能不能給看耐磨報告?沒想到問下去之後對方回覆又慢、講得也不是很清楚,那時候心裡就拉警報。 然後我特地繞去台北另一個建案現場晃晃,順便看看別人家用哪個牌子的水槽。有時候直接摸材料表面就知道了,人造石做得再像,一看切口紋理還是會露餡。多看幾次,自然抓得到手感,那種真的仿冒跟正品,其實分辨出來沒想像中難。 現在每次接新案子,我都習慣自己比價、核對報價單細節,有時候甚至連包裝方式和產品編號都檢查一下。賠錢事小,但信譽掉了那才真麻煩。市面上資訊太多,每家供應商話術練超強,可最後願意一直回頭合作的其實沒幾家,所以老話一句,小心點總不會錯啦。

有點累,還是想記一下。這陣子突然就被副業的事情纏住了 - 推網路行銷,腦袋好像轉不太動。有沒有人家裡也是小孩爸媽,結果要弄這些網路東西?老公說直接找廣告公司最省事,可我真的看不懂SEO、AI廣告那堆名詞在公三小。社群媒體行銷到底又是不是同一回事?到處都有業務打來保證什麼有大數據、成功案例什麼的,好像都很厲害,但我連成效報告都看不太明白。最大的恐懼是,把錢花了丟進去,最後沒半點效果。 嗯,你們如果是跟行銷公司合作,都怎麼開口問問題啊?遇過願意慢慢教你的人嗎?我是那種比較想搞懂,每一步發生啥狀況都要問清楚才放心的。然後Web3.0、元宇宙咧…一直有人說這個現在很潮,但我們小本生意到底需不需要碰這些新玩意兒?越查越覺得混亂,有人能講人話分享下經驗嗎?

嗯,我說真的,針灸治療失眠這個話題我一直都是有點懷疑的啦。你知道,有些朋友超級熱愛推薦,講得像是神藥一樣,一針下去人就直接呼到天亮,但我親身試過之後…唉,實話說,完全沒有像他們吹噓的那麼厲害。其實那些市面上的什麼安眠穴位教學啊、步驟解說,看起來都很簡單沒錯,可是真的自己照著弄,也就是會覺得手腳暖暖的、稍微比較鬆一點,就這樣而已,我反正長期睡不好還是照舊。 後來又查了一堆資料,其實去年台灣才有出新的臨床研究對吧?結果就連專業報告也是意見分歧,有的人有效,有的人做半天好像跟沒事一樣。老實講,就是看體質咩~不可能一招通殺。另外要提醒一下,不要以為這種天然的方式就零副作用喔,我以前還真的遇過扎完隔天紅腫腫,感覺怪怪的,那時候還小緊張了一下,如果本身比較敏感體質或皮膚容易過敏,千萬不要大意! 還有那種「馬上睡死」的說法也太誇張,有時候是不是大家太想找速效辦法?反而忘了最基本的-像調作息、不舒服就去看醫生才是重點。我自己覺得啦,針灸幫助睡眠這件事情根本不會每個人都適合,而且很多細節還要看你體質配不配合。所以,如果真心想處理失眠,我寧願你多花點心力去觀察自己平常生活跟壓力來源,而不是只迷信某種偏方,希望聽到立馬生效的神蹟啊…

說真的,每次看到大家又開始喊人文教育、心理健康很重要之類的,我腦袋裡常會冒出一個「欸那不就理論講講」的念頭。「一握之手」原則?坦白說,蠻空泛的,誰真的有那勇氣在職場把心掏給同事看?我們公司前陣子搞了什麼支持性社區,每週都要開分享會 - 但實際上,有幾個敢站出來說自己最近壓力大到快炸?通常還不是你一句我一句閒聊,大家輪流打哈哈或乾脆裝作很忙沒聽到。至於八卦跟負能量,也根本擋不住,有時候反而感覺這些活動只是換個包裝繼續散播焦慮。 然後,公司老愛叫大家參加各種正向成長活動,其實多數人私下抱怨只是在消耗時間。如果真有心想幫助員工,不如像樣一點,把免費心理諮詢的時數拉高,讓真正有需要的人用得到;不要一直辦那些名字很響亮但內容模糊的活動,然後叫我們假裝有收穫。對了,講到壓力還有新聞推播這件事…每天電腦、手機蹦出那些負面訊息,好像每分每秒都提醒你世界快完蛋。難道工作已經不夠煩嗎? 老實說,如果企業或單位真的想讓大家幸福指數高一點,就別再光說不練啦。什麼理念都是假的,不如直接從管理政策做起,比如明確的員工支援、可見可用的資源,把幸福感弄得貼近生活一點,不要永遠留在簡報和標語上面。

其實,投資自己這種話題,真的聽膩了,但還是很有感。我大學三年級,那時突然有種「只看書好像不會比較厲害」的感覺,就想說,不管了去報名一個商業簡報工作坊。第一天進場超心虛,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厲害、穿著正經,我還一直手心冒汗。不過挑戰自己的時候,好像腦袋會瞬間清醒很多。後來咬著牙把PowerPoint怎麼設計學了一些,有一點心得之後就跑去社團試做活動提案,意外幫到忙,也因此更敢主動申請校外打工。居然被錄取,那時真的有嚇到。 技能這種東西,好像是一點一點慢慢疊上去的。每多學一些,機會就多出一點。有些朋友也是這樣認識的 - 人脈不是一次拼圖完成,是湊著湊著才拼出來的。有趣的是,我也開始抓得到什麼時候該拚、什麼時候該休息。以前很容易整天擺爛,現在雖然也偶爾廢掉但至少知道該停下充電。 當然啦,沒那麼神,不可能一下子變有錢或無敵啦。但是真的開始動起來後,自信跟方向都比以前多了一截。有些時候難免懷疑:「啊,這樣到底划算嗎?」不過發現身邊可選的路變多了,就會忍不住繼續嘗試。朋友看到我在改變,也有人跟著想學。不曉得未來30歲之後會遇到什麼,但養成習慣以後,大概面對壓力或新東西,也沒那麼怕了吧?

之前我有搞過一個關於特殊需求學生的小支援計畫,那時候說真的超級累又緊張。因為要找老師聊資源,頭整個就很痛啊。其實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口,只能硬著頭皮先丟封信再說,想說死馬當活馬醫。我平常剛好對輔具還算熟,所以至少知道大概哪些東西用得到。可是,每次只要講到要跟家長還有社工討論怎麼合作,就會覺得腦袋打結。 我們那時是在聊什麼科技小工具可以幫助,有討論用語音輸入這種方法來幫閱讀障礙的同學,我覺得蠻酷的。不過,還得約家長一起試,不然他們不放心,很麻煩。有些過程真的讓人快放棄,可是看到同學後來願意嘗試、慢慢跟上進度,那感覺還是不錯啦。 唉,有些資源就是沒那麼多,其實滿煩人的。但認真講,多溝通,多碰釘子,其實最後事情也都還是能搞定啦。懶一點的話就拖一下,也不一定會出什麼大問題。

老實講,O2O 行銷這套到底有多神?我還是會有一點點疑問欸!之前我們老闆超 high,突然宣布說什麼要把線上跟實體門市連在一起,還大講特講數據分析有多帥、顧客旅程多厲害,感覺超級潮!但實際一做…哇靠,員工全都快忙翻、POS 系統一直在出包,Bug 多到傻眼,然後客人根本搞不清楚網上訂單到底怎麼自取,結果現場反而一堆人抱怨! 有時候覺得,大家一直被那些「數位轉型」的金句帶著走,聽起來很炫,但現場根本沒那麼美好,員工壓力爆炸,連消費者都還在摸索學習。有資源又夠專業的團隊,當然玩得起 O2O,問題是,大部分的小品牌根本沒那個命,案例分析都超理想化。小老闆怎麼辦?他們其實最慘,根本沒人理他們實際卡關在哪! 不是說 O2O 沒用啦,只是有時候真的會想 - 到底要不要那麼大陣仗砸資源?到底划不划算啊?說到這個,我朋友上次在餐廳玩 QR Code 點餐,卡超久,最後還是求救店員,現場一堆人也一臉懵…欸,現實就是這樣啦!這種新東西,真的是要時間磨合,還有超多細節等著被解決啊!!!

欸欸欸我跟你們說,我以前在學校那種機械加工實習,有玩過那個車銑複合機耶!第一次看到真的超誇張,眼睛都亮了,因為我本來以為車床跟銑床一定要分開用、分開操作啊,結果現在直接一台就全包了欸!!真的省爆工序,不用東搬西移,超爽! 然後我們自己還要設那個工件怎麼夾、程式要打...唉,一開始真的全部亂掉啊!刀具到底選哪種?轉速要設多少?大家根本一團亂,在旁邊討論半天~而且還有同學直接去問助教這樣下來會不會其實比傳統方式貴,其實這種機器保養起來是真的得用點心,不然壞掉你會哭哦。 說真的,每次做完一整組產品,看著成品在手裡,而這些全部都是一台機器一次搞定的時候,就有種「哇靠我也太強」的爽感啦!說不定之後出去找工作多這經驗還真的是大加分欸,有誰覺得也是嗎??😆

嗯,講到即時報工系統,這點我真的蠻有感的。之前家長會討論課後班那件事,其實我腦袋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這個概念。因為現在不是還蠻多公司在用類似東西?就是即時上傳進度啊,誰需要知道的人馬上看得到。不像我們小時候,全靠聯絡簿,小朋友如果一粗心沒帶回來,家長完全一頭霧水,也只能等隔天問老師還是猜。有次就想說,是不是可以簡單一點,比如用很陽春的線上表單或訊息系統,就把小孩今天補什麼課、測驗分數怎樣順手PO一下,爸媽有問題隨手提,不需要拉會議又不用塞滿LINE群組。有些老師可能怕麻煩,不過其實運作起來習慣了反而更快互通訊息,而且有什麼狀況能馬上處理,而不會延誤好幾天。雖然也許系統設計複雜一點難免會擔心增加工作量,但...總之感覺對大家都方便啦,只是目前大家好像還沒共識,到底要怎麼做比較好,我也搞不太清楚欸。

欸你知道嗎!真的真的,說到什麼專業SEO團隊啊、外包建議啊,我每次聽都想翻白眼耶 - 呃不好意思哈哈,就是我們以前公司也是超跟風喔,找了一堆號稱頂規的SEO服務商,那結果呢?溝通爆炸麻煩,每天開會、檢討、報告,然後人家口頭承諾都講得超神奇,什麼策略什麼新技術一堆,可是最後網站排名還不是上下震盪,有時衝上去隔天又滑下來,每個月在那邊刷榜都快瘋掉了!我很認真還自己Google「SEO金字塔」、「流程SOP」什麼的,可是認真講啦,那些七步驟完全沒像外面講的那麼神,根本就只是一堆教條,有用但不能當神丹!重點還是在於自家人一直摸、深夜測東西才比較抓得到重點啦~噢對,其實也不能說所有團隊都不行,但現在廣告上的成功案例有夠浮誇,抄了不見得會好嘛。順便講一下,有些人現在主打AI優化,你以為丟給AI就結束?才怪咧,AI寫出來內容人工還是要全看一遍、不然怎敢上架。不知道有沒有人也經歷過這種?反正後來我們是真的比較相信自己幹,雖然累但踏實超多!!!

- 投資經驗爆多感觸!!大三創業提案那陣子,我們腦力激盪簡直炸掉(真的超級!)。選投資組合,比決定晚餐還難欸! - 團隊裡面一堆路線:有人死守定存「反正不要賠最重要」,有人就猛追高科技,嗨說什麼AI股票最近狂漲 - 啊我那時候差點就衝進去了!!但立馬自問:「冷靜啦你要這樣全壓嗎?」硬生生忍住。 - 結果?我們最後直接拉到很雜,有ETF、穩健型債券,全部擺在一起,不同個性都照顧到。有夥伴會因長輩一直叮嚀「風險不能有」被搞到緊張,那個氣氛直接受影響… - 我甚至跑去群組煩老師:「老師我會不會太敢冒險了哈哈?」← 真有發問XD - 最後想法其實也改了,現在覺得最重要是抓到屬於自己的理財步調!千萬別盲目跟風,每次換潮流很容易翻車啦~嗯我話講太多了,但這種經歷真的…爆炸學習!

欸你知道嗎!!我的手機真的快爆炸了,超誇張!!!大學生不是都會一直拍照嗎?還有LINE檔案那種,一直累積完全停不下來,每次打開相簿都想尖叫XDDD。然後我之前就一股腦去下載那種「清理神器」,啊結果一堆都是廣告狂跳出來,有夠煩、用完跟沒用一樣。欸但是!iPhone自己那個什麼“最佳化儲存空間”我覺得反而比較實用耶,你再手動刪一些根本忘記裝過的App、然後重複照片也一起砍,空間馬上多出來一大截,真的比那些第三方App神太多!(啊朋友還笑我潔癖,不過他們最後都問我要怎麼清…哈哈)老實說這套還是有點殘念啦,不可能讓手機完全0負擔,可是緊急撐一下絕對有感!!!

欸你知道嗎!!這真的太神啦我講一個超級真實的經驗~我們這行看起來好像就那樣,結果搞下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!以前工廠沒自動化的時候,天啊對位工序都在玩心跳...一個手抖或者數值看錯,那良率真的會被打爆,有沒有!!尤其Z軸有差個零點零幾,一條生產線大家可以抓狂整天XDDD 不過這次換新模組導AI視覺+閉迴路進來,失誤直接往下殺,根本歷史新低我說真的!然後我看那分析圖表內心大喊:「哇靠,以前老廠長靠感覺亂調Z軸加速那些撇步還是猛,只是現在自動+智慧要頂替人工感覺…噢終於變成現實惹!」大家是不是也常遇到那種材料熱脹冷縮氣死人,整套流程都配合調人結果還是失敗…結果參數全自動之後,就 - 超滑順有感啦!有同溫層嘛來分享一下?🥳🔥

說真的!我們那次跑去拜訪超大農場,天啊整個狀況滿滿驚喜(?)技術上超多坑欸 - 像是感測器資料怎麼看都怪怪的,明明土壤乾,數值卻還滿水?!還有,灌溉系統也是三不五時突然斷掉,現場的阿伯都被搞瘋…我一邊現場筆記,一邊就忍不住直接把專案建議稿開出來啦!想說先丟個需求給集團,能不能幫忙升級軟硬體啊,還有最好幫農民多開幾場培訓課。欸!本來有些主管一直碎念預算很卡,但我爆速解釋說,真的,智慧農業超有潛力,前期投資會省一堆人事,大家臉色就突然好看起來(有被我說服的感覺XD)然後,天曉得怎麼聊一聊又岔題去田間自動化那些超細節,不過現場氣氛就是越扯越熱、講到停不下來!其實整個過程就像繞圈圈,但最後還是會拉回來啦~~超有感覺!

欸欸欸你知道嗎我真的超級、真的超級好奇大數據到底怎麼幫企業決定事情的!說真的,像我們家前陣子就要換電視嘛,結果我老公突然說:「先查一下消費者偏好數據再選。」然後我那時候心裡是滿震驚的,欸?連這種東西都可以用數據看嗎!而且你說企業在做行銷,比方投廣告,他們真的可以預測大家接下來會買什麼東西喔?唉唷,我自己常常半夜滑手機,有些廣告就神準地冒出來,覺得超詭異也超厲害啦! 然後啊現在不是大家都一直講什麼AI跟大數據結合 - 等等、對,就是AI跟大數據組合(喔抱歉重複),所以那些系統真能自動發現消費行為怪怪的嗎?比如,小孩有一陣子迷上一款玩具,然後突然沒人討論了,廠商到底能不能馬上知道趨勢變化啊?!好想知道! 講到這個,每次你們都分享一堆案例,有沒有哪個真的讓你很震撼、超有記憶點的,可以特別跟我們這種家長族群分享看看嘛?因為其實啦,新科技看起來很神,但是說真的、唉,有時又覺得搞得太複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得到啦!(喔好快~亂七八糟地講完了XD)

More Popular Tags:

瞭解大家關心什麼主題,編輯團隊推播時事議題,邀請民眾一起討論、發表意見。